卸货称重前装上一桶水,卸货后再偷偷倒掉,自从学到这招偷梁换柱,司机们的“外快”越赚越多,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今年10月至11月,经浙江省海盐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先后对徐某、戴某、老周夫妇等94人分别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盗窃罪判处刑罚。这条隐藏在长三角地区的化工原料“盗、收、销”犯罪产业链条也就此被斩断。
变“废”为宝的外快
老周今年45岁,育有一双儿女,由于腰椎受过伤无法从事重体力工作,自2010年起与妻子一起从事危化品槽罐车运输,老周开车,妻子做押运员。眼看着儿女渐渐长大,上学、生活的负担越来越大,这让老周夫妇终日愁眉苦脸。
一次货车停车休息时,有人递给老周一张纸质的名片,正疑惑时,同行向老周解释,这是化工原料回收商戴某想回收他车上的危化品余料。老周一听就心动了,因为在卸货时,罐体里的原料无法完全卸干净,每次拉新货前须进行清理,以避免不同种类原料产生化学反应,但清理出的余料又属于危化品,不能随意乱丢,回收卖钱变废为宝的好事岂能不加入?然而,老周没想到的是,这是他走向犯罪的第一步。
没想到,在老周向戴某出售了两次余料后,戴某开始嫌老周每次卖的料太少了,不仅压价,还不愿意上门收货了。同行偷偷告诉老周,只要他松开铅封,从罐体里放一点料充当“余料”就行,因为出货方和收货方的地磅存在“磅差”,化工原料在出货和收货时称重略有差异是合理的,是检测不出来的。老周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他趁着在高速休息区休整的时机,偷放了两桶40公斤的化学原料,以400多元的价格卖给了戴某。
监守自盗的夫妻档
“如今跑运输工资低,我看周围同行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补贴家用的。”面对妻子的担心,老周这样说。在利益的驱使下,老周妻子渐渐忘了自己作为押运员的监督职责,默认了老周的行为。
因为不同收货公司的“磅差”不一样,羊毛“薅”过了量,收货公司使用地磅称重时就可能会发现。于是,老周向别的司机学到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在松开铅封放出并卖掉两桶化工原料后,再把装满水的桶重新放入车厢,首次过磅称重时,与过磅员插科打诨,分散过磅员注意,并在过磅后让妻子装作洗衣服,将桶中的水倒掉,再进行空车过磅称重。
这门看似不劳而获的“生意”其实也并没那么好做。由于槽罐车内的危化品有一定挥发性和腐蚀性,每次打开罐体时老周和妻子都会被浓烈刺鼻的气味呛得不轻,老周的脚还曾被少量洒溅出来的化工原料灼伤。然而,在金钱诱惑下,老周夫妻俩忘记了危化品泄漏可能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铤而走险继续赚着“外快”。
近百名司机、押运员涉案
2022年7月,由于收到的化工原料长期出现缺斤少两的情况,某化工企业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通过侦查发现了包括老周在内的多名槽罐车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偷盗化工原料的犯罪行为,同时挖出负责收赃、销赃的徐某、戴某二人,整个犯罪链条足有94人,其中像老周夫妇这样的运输司机、押运员有92人。危化品运输人员监守自盗,被害企业遍布上海、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多个省市,成了行业内屡见不鲜的黑色地下产业。
案发后,海盐县检察院第一时间依法介入该案,积极与公安机关沟通配合,共同推进案件侦破工作。今年9月1日,公安机关将此案移送海盐县检察院审查起诉,该院成立了由6名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组成的团队办理此案。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海盐县检察院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对于徐某、戴某以及其余92名货车司机,分别根据其行为性质和情节进行分类处置,并督促犯罪嫌疑人退出赃款,帮被害企业挽回损失共计169万余元。
截至11月21日,徐某和戴某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二年十个月,各并处罚金;老周夫妇等其余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缓刑二年八个月至拘役五个月、缓刑十个月不等。
点评
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
浙江省海盐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沈家奎
该案涉及上海、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多个省市危化品运输行业,涉案面广且涉案人员众多,对该案犯罪嫌疑人的司法处置将影响背后的上百个家庭和本地危化品运输产业。我院在办案中积极帮助被害企业追赃挽损、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根据涉案人员的行为性质和情节进行分级分类处置,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在坚守公平正义中找准了法理和情理的连接点。同时,我院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履职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对道路运输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减少社会安全隐患的同时,帮助企业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增强检察服务营商环境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