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文字中的“申街分洪渠”,同行的三人,居然谁也说不清“申街”在哪里?也是,临西的河渠实在太多了,卫西干渠、跃进渠、赵疃渠……共21条骨干渠道,县内干渠总长204.24公里。
河水是流动的文化,文化是精神的血脉。我伫立在河岸西畔的树林,眺望北流的河水,再次回首凝望拱桥南河长制公示牌中的河道名称,决定以骑游方式,沿着俗称“威临渠”的渠道溯行,去寻找河渠上游的“申街”。
我所在的检察院有巡河的传统,我们四年巡河39次,所以,巡游是刻在骨子里的血脉——“燕赵山海·公益检察”可是我们响当当的品牌呢,我们的“大运临西·非遗同行”活动也得到很多的呼应与支持……
周末清晨,我从县城出发,沿邯临公路西行至史洼村拐向,贴河道西岸最近的乡村公路一路往南。五月的天空,蔚蓝浩渺,和暖的阳光透过了白云,洒向一望无垠的麦田,在车轮轻快的飞转中,铺展着我眼前逐渐拓展的视野。约计80分钟,我连续穿行过8个村落,来到了县域西南边缘的林麻寨村。由此顺河道方向继续南行,便跨出县域、市域之外,踏上邯郸市馆陶县魏僧寨镇王草厂村的土地。
区划的变易,总令人在接壤的土地上,有意外的发现。骑入王草厂村北公路20分钟左右,我蓦然发现前方及更远处绿色麦田的边沿处,栽有绿底白字的宣传牌。加快骑行临近察看,原来是“馆陶县饮水保护区”告知牌,牌上圆形标志图案及其“七不准”的文字告知,提醒人们此时此地,踏入的已是“公益性保护区”。我想:“申街”说不定就在不远处,想必不远处申街的河道,定会因这保护而木翠水碧、鸟鸣两岸,别有一番幽境。
正当我边推车缓步边观察遐想之际,前方路西院落的大门,一块“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草厂供水站”的招牌映入眼帘。“何不到此借问申街,说不定另有收获呢?”谁知,与供水站乔站长初次谋面竟如故交,一次长谈,揭开了“申街之谜”,却又生发出新的疑团,不得不解、不能不解。
申街分洪渠之“申街”,其地就在王草厂村偏东北向3公里处,它是相互比邻的申街东村、申街西村的合称。“我们世代生活的这爿土地,地理上呈南高北低之势。历史上的先民们,既逐水而居却又深受水患之害。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黄河复决于馆陶,先民便挖沟排涝……至于申街分洪渠何时挖掘,无确切记载,但从‘洪’分何处的角度,却有史料载明,是排泄到下游临西境内的永济渠,也就是隋唐时期的大运河!”
“隋唐时期的大运河?”我沿河一路南行,沿途虽偶见东西向渠道与申街分洪渠连接,却始终未见古河道模样与之贯通。尽管我平素与水务无缘,只是施行“河湖长+检察长”公益诉讼机制后,履职中方才略知了水文历史之一二。未曾想,深察“河水从哪来”考察到“申街”之时,乔站长“洪分何处去”的思维取向,又揭开了“申街分洪渠”隋唐有之的厚重历史。它的开挖,即使从唐末算起,也有1100多年的历史!
告别乔站长,我来到了申街。伫立在吕魏线公路横跨河道的桥面,我从脚下碧波荡漾、56米宽的河域流水,慢慢移动着目光,极目向北,眺望着故土的来向。申街分洪渠啊,它已北流千年,历经了世世代代,分流了天灾的水患,也润泽了大地的故乡。
申街东村毗邻的“威临渠”河畔,建有一处偌大的休闲广场。六角飞檐的凉亭下,我与村里的申主任聊起了“申街分洪渠”在馆陶易称“威临渠”的趣象。他说,一方水土一方人,当一方人看另一方水土,称谓上总要寻求纪念性意义内嵌在其中。这条河渠出馆陶入临西再北流威县,由北至南便简称为威临渠啦……
说话间,居然邂逅一位临西老乡,他姓鲍,是西尖冢村人,来申街村开饭店已有3年之久。他说,起先想在临西那边本村做生意,怎奈村里轴承加工户多,生产污水用管道排进了村西的分洪渠,环境脏乱差,于是到了这里。但是,现在临西环境变好了,城乡公交车站就建在分洪渠畔,村里的省级非遗产品“卫河空心贡面”产业红红火火,拉动了村里各业的发展,只可惜他已在这里扎了根。他的话语既透着当年不如人意的埋怨,也有今日难以回返的遗憾。是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关涉每位黎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从申街沿路向北回返,不远处就是西尖冢村。骑行在几乎与分洪渠并行的公路上,分洪渠堤岸上棵棵哨兵一样矗立的白杨、迎风飘摆冠貌葳蕤的翠柳、低矮的灌木丛,全部被落日彩霞笼罩进红色氤氲之中。在茵茵枝叶渐渐融于暮色之时,我的内心沉淀下来,在感受静谧浪漫的氛围中,又开始惦念起“永济渠”的模样。
“凡史称皆言简而意丰。申街分洪渠,洪泄永济渠。永济渠这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它究竟藏在何处?”乔站长说。他不只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更让我看见了一个场面,一个藏于历史深处的场面。悠悠千载,只有认知,才有自觉,只有热爱,才有守护的激情。
“窗前光影晚来新,闭门展卷唤真真。”窗前灯下的书桌上,我摊开《临西县水务志》中的“水利设施现状图”仔细查看,纵向的申街分洪渠在境域共有大小12条横向渠道接连点,从区域地势西高东低角度,永济渠应该是东西贯通的一条河道。放大镜下,密密麻麻的小字清晰可见,唯独没寻到永济渠的字样。
历史记载之所在也许会被历史风尘所湮没,但遗迹一定会在地理上存在。翌日清晨,我拨通了当地一位史学家老孙的电话。“隋唐大运河啊?现在还有段水道存在,是联接渠的一段,故道就在分洪渠与联接渠交汇处的林沟村南向东。”老孙说。
早餐过后,我与老孙相约来到林沟村南两条渠道的交汇处,以地理、史料、现景交互、交融、互证形式攀谈了许久,也沿故道走了许久。曾经的水患成灾、沿岸黎民百姓挖渠排涝、船舶水运商贾往来的经济繁荣……故事中,既有生生不息的民族抗争精神,也有先民踔厉奋发致力富庶的渴望,还有这爿土地因河道浇灌带来的岁稔年丰。
“河道的历史厚重之美、地理文化的璀璨之美无处不在,但总需要有人照护照亮,以此激发后人情志,涵养文化情怀。这也是一种公益保护。”几天之后,隋唐大运河河段,立上了“永济渠故道”仿古式展示牌,图文并茂、庄重典雅,它与不远处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清古县衙遗址”一样,受到了保护。
河水北流望千年,一条条古老河道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以今日可见可游可排洪可浇灌的自然构图和语言,真实地讲述着关于自然、人文、历史的故事。我们守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也是在守护大家共同的精神世界,守护着我们共向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西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