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15万亩农田重现生机
2024-07-05 10:53:00  来源:检察日报

  辽宁省凌源市历史悠久,这里有震惊世界的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凌源还是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夏粮高产县”,有“北方花都”等美誉。但是,近两年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出现了农用残膜污染高标准农田的情况,破坏了土壤生态,影响作物生长。凌源市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益心为公”志愿者办案模式,综合运用圆桌会议、公开听证、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多家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推动整治高标准农田污染问题,建立政府长效保护机制,实现高标准农田可持续利用,一片片良田重现勃勃生机。

  农用残膜成“地魔”,公益诉讼+“益心为公”志愿者协同履职

  2023年3月,有“益心为公”志愿者向凌源市检察院反映,称凌源市辖区内部分乡镇在高标准农田使用塑料薄膜后,大量农用残膜弃于田间地头,被风吹至房前屋后、田野树梢,影响村容村貌;有的散落在农田、灌溉渠内,没有及时清理回收;还有的农业生产者将农用残膜直接焚烧或打碎埋入耕层下,对高标准农田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收到线索后,凌源市检察院经研判分析,决定依托公益诉讼+“益心为公”志愿者协同体系办理案件,成立专门办案团队,共同保护高标准农田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2023年4月10日,凌源市检察院立案调查,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办案。该院通过调查农户、废品回收经营户等统计分析辖区农膜销售和回收情况,并通过现场拍照、无人机航拍等方式查明,辖区内6个乡镇的10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存在上述情况。2023年4月21日,凌源市检察院组织召开圆桌会议,与会人大代表、“益心为公”志愿者、行政机关人员一致认为,农用残膜若长期留在高标准农田里,严重影响土地种植力,最终会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需要尽快整治。

  紧盯突出问题,推进长效常治

  2023年4月25日,凌源市检察院分别向该市农业农村局、乡镇政府公开送达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职,严格禁止对农用残膜随意丢弃、掩埋或焚烧;加强对农业生产者的指导,帮助其科学处置农用残膜,做好农业土壤及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等。

  收到检察建议后,凌源市农业农村局向凌源市委农村办汇报工作情况,凌源市委农村办制定了《凌源市农膜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农用残膜回收利用作为重要指标列入乡镇政府考核内容。凌源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农膜科学回收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人开展农膜厚度入田监测。镇村干部到现场查看污染情况,并组织落实农用残膜清理回收工作,利用宣传车广播宣传,发放宣传单5000余份,投入人力800余人次,清理农用残膜50余吨,集中运往凌源市垃圾焚烧发电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新增3处农用残膜回收网点,治理被农用残膜污染高标准农田15万余亩。

  2023年7月3日,凌源市检察院组织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参会,会上播放了农用残膜污染高标准农田整改前后的视频短片。听证员一致认为,通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履职,行政机关对高标准农田污染问题完成了整改,政府还建章立制,促使被污染土地得到有效的修复。

  开展“回头看”助推农田高标准建设

  2023年10月,凌源市检察院再次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开展高标准农田农用残膜污染“回头看”专项行动。此次行动分3个阶段,一是利用无人机航拍方式,实地抽查农用残膜污染是否出现反弹情况,同步整改;二是调查《凌源市农膜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情况;三是同步排查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他问题。

  通过无人机航拍抽查,凌源市检察院发现部分地块还零星存在农用残膜,随后将问题反馈到市农业农村局,并充分运用磋商机制,要求其督促有关单位尽快清理农用残膜,进行综合治理。

  2023年11月下旬,有关单位完成了农用残膜清理工作,清运零散农用残膜近5吨。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向农用残膜污染土壤说“不”,凌源市检察院创新设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村级义务监督员制度,由各村推选党员干部或群众代表担任监督员,义务参与田间监督管护等,切实维护群众权益。目前,凌源市共有220名高标准农田建设义务监督员,实现辖区全覆盖。

  新一轮春耕春播在即。2024年2月19日,凌源市农业农村局指定朝阳恒大兴源建设有限公司进行高标准农田土壤检测。经检测,高标准农田土壤中相关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从检测结果看,因农用残膜造成的土壤污染已基本得到治理,修复后的土壤已达到种植要求,高标准农田种植力得到提高。

  近日,凌源市检察院检察官协同“益心为公”志愿者再次深入田间地头,发现农田及灌溉渠内已没有农用残膜,地块整洁平整,有的高标准农田正在机翻整地,15万余亩高标准农田整体恢复效果良好。

  编辑:陈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