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以案释法|团伙高价推销保健品,成本8.4元卖415元
2018-08-09 15:50:00  来源:

  近日,武进区检察院受理一起保健品营销相关的特大团伙诈骗案,已有31名嫌疑人被批准逮捕。

  相信不少读者都对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不知何时起,父母开始对保健品情有独钟,家中不停出现各式各样的保健品。甚至一些身体有病患的老年人,轻信保健品营销人员的说法,选用保健品后把药都停了。这些“高大上”的保健品有时不仅是坑了老年人的养老钱,还可能危及他们的健康和生命。

  近日,武进区检察院就受理了一起以免费旅游、假冒名医专家、虚假检测等手段向老年人高价推销保健品的特大团伙诈骗案,据初步查明,全国受骗人数有数千人,涉案金额达千万元。

  2002年,兰州某生物科技公司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授权武汉一公司生产了一种名为“同健牌益寿泰胶囊”(覆膜365)的保健品,主要用于延缓衰老、抗突变。据了解,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为一瓶8.4元左右。

  2011年,张某某夫妻在南京成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获得了该产品的经销权,开始陆续在全国各地成立旅游基地平台,招商售卖该保健品。

  自2017年11月以来,经张某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排,由犯罪嫌疑人赵某某作为公司覆膜365产品总监,犯罪嫌疑人钱某某作为平台主任,伙同犯罪嫌疑人袁某等20余人在无锡某度假村成立旅游基地,以“宋庆龄慈善基金会”“全国老龄化爱心工程”提供免费旅游的名义,招揽、物色一些老年人带到基地,后通过公司安排犯罪嫌疑人王某、沈某某、丁某某等9人假冒罗永章“热休克科研成果”及大医院专家身份,取得被害人的信任,采用虚假宣传产品功效、虚假体检、分析及诊断等手段,诱导被害人以每瓶415元的价格购买覆膜365保健品。

  今年3月,有部分被害人发现该产品存在夸大宣传等问题,发觉自己被骗后报案,遂案发。

  现武进检察院共受理移送审查批捕36人,已批准逮捕31人。目前,该案仍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警惕!来看看这个团伙的套路是不是似曾相识?免费旅游哄你听讲座、“名医义诊”说你风险高

  成本8.4元的保健品卖415元一瓶,价格翻了近50倍,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老年人心甘情愿掏出自己的养老钱“上当受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案中嫌疑人都是怎么“套路”老人的。

  用免费旅游当幌子,

  骗老年人去会议营销

  去年11月,张某某的生物科技公司的无锡销售平台在无锡某度假村建立,公司招商人员通过电话营销的方式联系全国各地的养生馆、保健品商店,通过发展经销商的方式,吸收这些养生馆的客源为自己的客户,通过这些经销商,向老年人宣传可以参加免费两天一夜旅游,将老年人带到度假村。

  66岁市民老王在今年4月27日,接到了自己常去的一家养生馆销售李某的电话,李某称近期有一次无锡免费2日游的机会,询问老王是否愿意参加,老王一听是免费便欣然前往。到了度假村,有工作人员带队逛了附近的景点,然后组织大家做了一些互动游戏,期间还会穿插赠送一些小礼物,吃过晚饭之后,便开始由自称来自北京大医院的医生给大家进行癌症讲座。该平台的总监赵某某说,为了让老人放下戒心,取得他们信任,所以不能一上来就开会讲座,互动更容易和老人热络起来。

  假名医出假报告,

  去的老人几乎患癌风险都很高

  癌症讲座一开场,主持人就会给大家介绍这次有幸请来给大家义诊的北京大医院的名医。而事实上,这些名医通常都是冒牌的,全靠公司的背景包装。比如平台的名医之一小汪。小汪中专学的是办公自动化,做过手机销售,完全没有医学背景。应聘到平台当讲师后被包装成为了“中科院研究员”。小汪交代,自己在平台的身份包括名字都是假的,平台的其他专家也都和自己是一样的情况,年轻些的是研究员,年纪大一点的就是北京各医院抗癌方面的专家。“领导说包装了这样的身份会增加顾客的信任度,增加顾客购买产品的可能。”小汪说。

  讲座结束之后,工作人员会安排老人们进行“一滴血检测”,宣称这是某位专家发明的方法,就只需要在手指上戳一下,取一滴血,连夜送到北京去检测,隔天一早就能出患癌风险的结果。产品总监赵某某交代,用专业仪器检测,连夜送到北京去出报告都是幌子,最后的检测报告是工作人员根据了解到的客户职业、收入、病情制作的。最后给客户看到的报告上,各个数值分别代表客户各个部位患癌症的风险,数值是编出来的,其实没有任何依据。“这份报告的作用就在于老师可以利用这个假报告上的数值,来骗老年人说他们有患癌的风险,需要吃我们的药。”

  买药钱不够还有补贴,

  付100元定金经销商还帮忙垫付尾款

  老人们拿到报告后,听专家们一分析,自己虽然现在还没患癌,但是风险很高,加上之前讲座上知道的药物效果,大都会因为恐惧心理自掏腰包。“在那种氛围下,周围的人都在买,你肯定也不想得癌症吧,所以大多数老人多少都会买一点。”赵某某说。

  市民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王女士之前患过乳腺癌,一侧乳房切除了,在工作人员处登记了这些信息后,王女士在之后的专家咨询中,被专家告知报告上癌细胞浓度很高,属于重度风险,要强制预防,不然癌细胞会扩散。于是专家就给王女士开了一个疗程24瓶的用量。王女士一开始听说药价高有些犹豫,专家立马表示可以为王女士申请“宋庆龄基金补贴”,于是王女士将身上仅有的100元付了定金,剩余的钱由带她来参加活动的经销商垫付。第二天回家后,经销商小李来给王女士送药,王女士才将剩余的九千多元给了小李。

  多学一点常识 少受一点忽悠

  针对近年来,检察机关办案时遇到的一些无良商家利用老年人信息相对封闭、需要陪伴、渴望健康等特点,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诈骗老年人养老钱的做法,本案承办检察官分析了此类骗子常用的“套路”:他们常扯上国家“惠民工程”“政府补贴”等光鲜旗号,假借境内外著名医药科研院所、基金会、行业协会等高大上名头,扮演专家、名医顶着博士、教授、研究员等各种头衔,打着科技幌子,将其产品标榜为国内重大发明或国际科技领先成果。一般通过养生讲座、专家访谈、有奖听课、“专家”坐诊、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家访送礼、会员优惠、雇托销售、饥饿营销等方式,忽悠老年人购买夸大功能的高价保健品。

  的确,这类保健品营销的骗局具有很强的迷惑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辨识,预防受骗呢?承办检察官提醒:首先,老年人应该多储备一些相关常识,要明白保健品不是药品,并不能用于治疗疾病。就算是药品,功能也是有局限性和针对性的,听到那些被夸得天花乱坠,宣称能包治百病的药品时,就要警惕是否是虚假宣传,有不懂得应与子女多商量。

  其次,在选购保健品时,要选择正规的药店和大型商场,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蓝帽子)及批准文号,最好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商家购买,切忌通过路边不知名的养生馆购买。“正规产品的批号在国家食药品监管总局的网站上可以查询,自己不会查的,可以让子女帮忙。”

  最后,老年人也要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不要听到免费旅游、免费礼品就去凑热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掉下免费的馅饼,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编辑:潘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