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治理“炸街”噪音,上海的做法有震慑力
2020-08-27 16:33:00  来源:检察日报

  据《新京报》8月1日报道,北京市交管局涉车案件侦查专业队联合门头沟交通支队,在门头沟区多处摩托车聚集点检查摩托车违规改装、超速“炸街”等噪音污染行为。此前六七月,门头沟交警就接到了百余起此类问题的投诉。不仅在北京,入夏以来,多地交警都开展了针对摩托车、机动车“炸街”行为的治理行动,致力于降低城市交通噪音。

  城市的居住价值不仅在于繁华热闹,也在于静谧舒适。但一些时候,公共道路上骤然经过一阵声浪,让路人和附近居民受到惊吓,心跳加速,特别是在宁静的深夜更加让人不适。记者查阅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发现近两年的全国“12369”环保平台举报中,噪音污染投诉排在第二位,投诉量与排名第一的大气污染几乎持平。可见,噪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但相比治理大气污染的严厉态度和强有力手段,显然噪音污染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来自改装的摩托车和汽车的噪声,是噪音污染里最常见的扰民声源。但这类噪音发生的瞬时性让证据难以捕捉,大多数情况只能依赖交警部门的“人工盯梢”,现场查处。然而越是扰民的噪音,越经常发生在寂静的深夜。要想当场抓住肇事者,并非易事。一辆“炸街”车作妖被投诉,需要交警部门多方调查、地毯式排查,动用不少公共资源。而且,即使被抓现行,多数也是罚款扣分、恢复改装了事,违法成本不高,导致一些爱好者不惧被罚,“炸街”行为极易“复发”。这也是很多地方难以根治此问题的原因——取证难、处罚低、法律法规约束不严,年年治理却总也不尽如人意。

  不文明的驾驶行为不仅需要舆论倡导,更需要强有力的法治手段参与治理。在处罚“炸街”问题上,上海拿出了决心和办法。2018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与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通告》,全天禁止噪音超过80分贝的小客车上路行驶,并对处罚“炸街”噪声列明依据。再加之高频整治行动、高科技巡查声纳定位以及专门的机动车噪音污染举报通道,一时间在全市形成强大震慑力,“炸街”噪音应声下跌。上海的成功做法,虽然投入大量的公共资源,却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应该为各地管理部门推广效仿。

  从单个城市问题治理上,上海的做法值得借鉴,但从长效机制来看,仍然面临一些全局层面的问题:城市规划之初缺少对噪音隔离的设计,现在如何予以弥补?非法改装车的噪音问题可以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予以惩处,然而很多原装车自带的驾驶模式也容易产生超声噪音,如何治理?除公安机关外,交通运输、环保、城建等部门也涉及管理职责,如何完善法律法规,发挥各部门合力,让噪音治理走上治本之路?

  这些问题说明噪音公害治理绝非一时、一地、一部门之事,交通路况的新变化、复杂性也在考验治理水平。无论如何,面对群众对噪音污染治理的越来越大的呼声,这个问题理应拿到更高层面上布局,下更大力度整治。

  编辑:潘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