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最高检党组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提出要让“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并强调司法办案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严格依法、实事求是,为各级检察机关履职尽责提出了明确要求。检察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善于抓重点、找抓手,才能将纷繁复杂的“千股线”,科学有序地穿入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这“一根针”。检察品牌建设是助力优化司法管理、将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到检察实践各环节的一个重要抓手。
推进品牌建设,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人民至上、求真务实的政绩观,以更实举措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品牌项目作为从诸多“面”中选出的具有典型性、指向性的“点”,代表着一个检察院领导班子的关注重点和着力方向,必须体现为党分忧、为民造福的履职担当和实事求是、注重实绩的价值导向。南昌市红谷滩区检察院紧扣发展所需和群众所盼,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制定实施《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在每个条线都确立了品牌打造项目。如积极打造“八一红”金融检察工作品牌,联合全区政法单位、金融监管机构构建线索移送、依法打击、信访维稳、追赃挽损联动履职模式,妥善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洗钱犯罪,护航区域金融安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犯罪多发频发问题,积极打造“红e蓝”网络犯罪检察工作品牌,加大依法打击和普法宣传力度,发布电信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持续做实司法为民。通过将鲜明的价值导向融入品牌建设,并以品牌建设引领深入践行,进而使正确政绩观在各条线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推进品牌建设,对检察办案提出更高要求。司法办案必须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价值目标,而非片面追求数据高低、排位先后,具体可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优化轮案机制,打造专业化团队。在坚持随机分案的基础上,结合品牌建设,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专业化办理重大金融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黑涉恶犯罪及职务犯罪等疑难复杂案件,针对性攻坚所在条线发展瓶颈,开展典型案例培育,推动实施繁简分流,实现办案质量、数量、效果的有机统一,推动整体工作质效提升。二是要求案件管理部门对提前介入、洗钱罪上游7类犯罪、涉企、“食药环”领域、有被害人等重点案件全流程同步制发提示单,督促每一位办案人员严格依法履职、规范高效办案。三是强化内部协作,提升监督质效。以品牌打造工作为支点,整合“四大检察”办案力量,完善协作配合、线索移送机制,实现办理一个案件,同步开展刑事犯罪打击、行刑“反向衔接”、公益保护、国家司法救助,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推动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四是深化调度分析,建立多维评价体系。对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运行情况和品牌建设、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周调度、月分析,将品牌建设成效、人民群众反馈与数据指标情况进行双重比对,将司法为民的实效作为检验司法办案质效的“试金石”,切实防止“政绩冲动”,违背司法规律。
推进品牌建设,强化队伍管理。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关键在人。要持续在凝心铸魂上下功夫。打造“红心向党”党建工作品牌,组建“红心”读书会,打造“红心”讲堂,实施人才培养“青蓝工程”,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一体推进理论素养、业务素能同步提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深度融合,引导督促检察人员锤炼党性、强化宗旨意识,自觉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基本价值追求。要持续在专业素能建设上下功夫。依托品牌建设,搭建岗位练兵平台,综合锻炼检察人员的全局意识、专业素能、创新能力。打造一个品牌的同时,也就锻造出一批能力过硬的检察人员,提升检察队伍的综合战斗力,让其更有荣誉感和归属感。要持续在强化考核管理上下功夫。在考核中更加重视实绩评价,让检察官不为数据所困、不被考核所累。丰富评价体系,将品牌建设、党建工作、群众满意度等反映工作实效的内容纳入检察官考核,注重综合评价,不唯数据论英雄,让践行正确政绩观有规可依、更加科学、更好落实。丰富评价形式,常态化抓好案件质量评查,开展院领导随机听庭反馈,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和各界群众参与听庭、听证等工作,建立办结案件回访、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制度,积极开展社区(村)走访,把监督权和评价权切实交到群众手中。
推进品牌建设,抓实“产品”管理。践行正确政绩观,既要坚守为民初心,更要注重办案实效,努力提供优质检察产品。一要以品牌建设抓案件质量。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以品牌建设带动提升监督办案质效,提升核心竞争力,让检察产品更加管用,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二要借助品牌效应提升检察形象。扩大检察影响力,树立检察新形象,有效提升社会认知度、认可度。三要持续打造品牌做优检察“产品”。立足当下,谋划未来,积极探索品牌建设新道路、新模式,在检察“产品”供给上不断推陈出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近年来,红谷滩区检察院一体打造“小红伞”未检工作品牌、“小红团”宣传工作品牌,根植检察履职进行法治宣传,综合运用“传统+新兴”“线上+线下”形式,积极开展检校共建、检察开放日、网络直播普法、拍摄普法短视频等法治宣传活动,走访辖区内所有社区(村),加入社区网格群410个;开通集职能介绍、线索举报、意见征集等功能于一体的检民联络“码上通”小程序,赢得中小学师生、社区群众广泛好评。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与检察日报社联合拍摄的《孤勇者·未检版》MV,获评中央政法委第七届“三微”比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