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人脸识别”进教室,妥否?
2019-09-19 16:53: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汪代华、然玉

  学生进教室后自动识别个人信息,系统自动签到签退,全程监控学生上课听讲情况,就连你发呆、打瞌睡和玩手机等动作行为都能被识别出来。位于江苏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日前在部分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逃课和“替同学答到”或将成为历史。对此,相关负责人回应道,“为了敦促你学习”。记者从该校获悉,后期学校将根据教务部门反馈意见,视情况而定是否在所有教室都安装人脸识别系统(9月2日澎湃新闻)。

  正方:教室不是私人空间

  □汪代华

  有了人脸识别,学生是否认真听讲,课堂上是否抬头低头,抬头低头了几次,抬头低头了多长时间,低头是否在玩手机,是否闭眼打瞌睡,都逃不过人脸识别系统的“法眼”。对此引来一片吐槽声,并担心教室人脸识别,会让学生隐私暴露,是管理滥用科技手段,缺乏人性化,是不信任学生的表现,等等。确实如此吗?

  一位名人说过,没有隐私的孩子是长不大的。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不愿意告诉别人的秘密,这些秘密毕竟是孩子成长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的确,学生都有自己的隐私,而且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教室是公共场所,不是私密空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不存在侵犯隐私的问题。

  笔者以为,南京中国药科大学采用教室人脸识别,这是学校管理的与时俱进。学校采用了科学手段管理的升级版,让管理更加透明有效,而且合法合情合理。按照法无禁止则可行的原则,学校教室“试水”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并无不可。何况学校之前已向公安部门和法务部门咨询,教室属于公开场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隐私”的说法。

  教室人脸识别管理学生与管理有关,无关信任。就像公共场合的“电子眼”一样,它的功能就是起到监控的作用。确实,学生的私人空间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需要有个边界,任何人不能侵犯私人空间,但是教室人脸识别,触角始终没有窥视所谓的个人隐私,课堂上没有隐私可言,也不存在侵犯隐私。总之,教室人脸识别无可厚非,意义大于争议。

  反方:“识别”与“监控”不能混为一谈

  □然玉

  “人脸识别”是一回事,“人脸监控”则是另一回事,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抬头低头、发呆、打瞌睡等等,全部都会被摄像头“抓住”并记录,从本质上说,这已经大大超越了以“识别人脸”来认证身份的范畴,而成了全方位的“人身监视”。面对质疑,相关负责人类似“为你好”式的“家长主义”,是否正当呢?

  众所周知,大学的教学方式、课堂模式,迥异于中小学阶段。高校的学业评价采取的是“学分制”,课程达标拿到学分就好,这和中小学生“分数排位”完全是两个概念。在此前提下,一般高校教育都要相对“宽容”,更多强调结果导向,而对过程的细枝末节甚少在意。当然,大学课堂也是有纪律考核的,但多是“程序式要求”,那种敦促学生“专心听讲”之类的“实质要求”,或不属于大学课堂纪律的侧重点。

  以“人脸识别”来防止大学生逃课、替课当然情有可原,可是以“人脸监控”来实时收集学生表情、动作等私人信息就有点问题了。表面看来,是为了倒逼学生们“认真听课”,然而就实际效果来说,把大学生们当作“孩子”看护,含有低幼化的角色歧视,而且全时、全方位被暴露在摄像头之下的教室,让一些同学反感和不安。

  校方负责人“教室属于公开场所,因此不存在‘侵犯隐私’”一说,事实上未必准确:只有对于教室里的人来说,教室才是公共场所。对于外人来说,教室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私属空间。当“第三方”透过摄像头、隔着监视器窥视教室里发生的一切,真的与隐私无关吗?

  对于大学管理者而言,或许还是应该尊重学生们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学习节奏的权利,对其自觉自律的意识和能力保持起码的信任。教室内过于“发达”的人脸识别系统,从根本上破坏了大学的教学文化和人文传统,学生们会欣然接受吗?

  编辑:潘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