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会对这个世界有着深深的眷恋?大友克洋执导的《阿基拉》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1988年的这部科幻动画电影是全世界了解日本动画的重要作品。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它依旧是一座深邃而沉重的思想高峰。
被激发出超能力的人开始肆意破坏而引发浩劫这种俗套的设定,放在漫威电影中比比皆是。坏人的“侵害”需要超级英雄来拯救,所以从海王纳摩开始,漫威设计出一个个超级英雄,甚至是超级英雄团队来“惩恶扬善”。
但是《阿基拉》不一样。它描绘了人性、民众、未来、重生,却唯独没有给出一个超级英雄。男主角金田的所作所为并非为了拯救世界,他仅仅只是要帮助自己的朋友,而毁灭后的世界之所以得以重生,其根源实际上来自于被创造出的“阿基拉”的同归于尽,最终来自于世界本身。
说到重生,就不得不提手冢治虫执导的动画电影《火鸟2772》。飞行员歌德被派往宇宙寻找火鸟,最终当歌德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拯救了病入膏肓的地球后,却与由始至终一直陪伴他的机器人欧家幻化成了母与子。影片中的火鸟可以穿越时空、永生不灭,当然也可以让地球重生。虽然在广袤的宇宙中,人类生命实在渺小,但火鸟却被歌德与欧家之间最单纯的爱所感动,它附着在欧家身上,像慈母一般看着地球“孩子”,并给了这个“孩子”新的希望。
如果说《火鸟2772》里的重生蕴含着对人类文明、生命意义以及宇宙本源的思考,那么《阿基拉》里的重生便是噩梦彻底崩破后的微光。“阿基拉”是军方为了激发人体超能力而做的秘密实验,在少年飞车党成员铁雄和26号“阿基拉”高志碰面后,铁雄的身体被激发出神秘力量,可惜他无法控制这种力量。原本懦弱自卑的铁雄不惜以毁灭他人来展示自身的强大,结果却造成了新东京城的彻底覆灭。铁雄被自己的力量吞噬了,被吞噬掉的还有无知、盲从的新东京城民众,以及他们创造出的一切。手冢治虫所赞叹的人类文明和生命就这样变得毫无意义。
在追求更强大、更现代的同时,如果不能遵循“正确”的思想、观念的指引,结局便只能如此,那么问题又接踵而至:何谓“正确”?《攻壳机动队》也被很多动画影迷奉为经典,片中的义体人草薙素子在抓捕“傀儡师”的过程中陷入了如何定义“人”的迷茫中。一方面,人依靠物理性的躯壳确定自身的存在,而除了脑髓之外,全身被义体化的身份让她怀疑自我存在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傀儡师”作为被编制出的机器人,因为有了察觉自我存在的意识而逃离了制造者的控制,却在思考人类才会思考的哲学命题:生命与死亡。
科技的发展,躯体可以被仿造,记忆可以被复制,人格可以被模拟,属于个体的一切仿佛都能“再生”,但为什么总有“不讨喜”的电影艺术大师满怀悲伤与怜悯?我们向往拥有支配万物的能力、掌握万千事物的命运,可我们是不是有足够的意志和力量去担负起这种野心,让它成为宇宙历史长河中“正确”的那块石子?
《攻壳机动队》中,重生的草薙素子的灵魂不再限缩在躯壳中,什么是真已经不重要,而《阿基拉》中什么才是我们所能秉持的“正确”,怎样去和世界相处,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毕竟,面对浩瀚的宇宙和人心,我们常常一无所知。终其一生,承认这一点,已经很了不起。